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农业生产持续向好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运城市2024年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4-08-12 09:55

  2024年,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上半年,全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蔬菜生产提质增效,畜禽生产稳中向优,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农业经济总量更“优”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12.5亿元,比上年增长5.8%,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分行业看,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累计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81.9%。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24.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6%,增长6.2%,上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3.7个百分点;林业产值完成12.6亿元,占比5.9%,下降6.1%,下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0.5个百分点;牧业产值完成49.4亿元,占比23.3%,增长8.5%,上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完成2.1亿元,占比1.0%,增长8.0%,上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0.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完成23.8亿元,占比11.2%,增长5.6%,上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0.6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基础更“ 稳 ”

  (一)夏粮面积稳中有增,产量将实现“三连增”

  一是夏粮面积稳中有增。去年秋播以来,全市总体气候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加之促弱转壮、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措施的落实落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序推进,两晚两增、高效节水、良种覆盖等粮食增产关键技术的大力实施,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夏粮种植面积423万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是夏粮产量将实现“三连增”。由于小麦生育期雨水充足,降水明显偏多,累计降水高达40.0mm左右,比历年同期偏多1.5倍,墒情普遍较好,总体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生长,再加上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夏粮丰产丰收将成定局。夏粮亩产预计330.3公斤/亩,比上年增加2.9公斤/亩,增长1.7%左右。总产预计13.97亿公斤,比上年13.7亿公斤增0.23亿公斤,增长1.7%左右。

  (二)设施蔬菜发展进展加快,面积产量实现双增

  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增加菜农收入,全市蔬菜产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适应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力,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引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6.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6万亩,增长1.3%;产量89.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0万吨,增长4.7%。品种以叶菜类和茄果类居多,其中,叶菜类产量14.5万吨,茄果类产量34.6万吨,占比达16.1%和38.5%,分别增长8.3%和2.4%。

  蔬菜面积产量实现双增主要得益于:一是设施数量增加。2023年全市共新建日光温室2037.65亩,新建大棚1888.85亩。这些新增设施面积对于今年上半年蔬菜生产的播种面积稳定、单位产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亩产提升较快。蔬菜播种的地块生产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加之生育期温度较高有利于产量提升。

  (三)水果产量增长较快,特色果业成效显现

  近年来,运城市持续打造绛县樱桃、新绛油桃等连片现代果业示范园区,带动果业特色化、标准化和果文旅融合发展。上半年,全市园林水果产量105.2万吨,比上年增加10.1万吨,增长10.6%。品种以桃、杏、樱桃为主,其中桃的产量增速最快,产量达85.8万吨,增长12.6%;杏的产量11.7万吨,增长5.5%。

  园林水果产量大幅提升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科学指导果农防灾减灾救灾。通过印发《运城市果园“倒春寒”防灾减灾救灾指导意见的通知》(运果字【2024】6号),制作并在全市果业系统工作群发布《果园“倒春寒”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指南》短视频以及《果树花前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梨、桃、葡萄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等。二是水果生长期气候适宜,未受大的灾害。今年果树开花前后的天气利于果树生长,5、6月桃增糖上色上市期间,降水量少,阳光充足,白天光合作用充足,进而储存能量并合成葡萄糖等物质,桃果与往年相比,糖度高、品质好,加之果农科学管理,为果业增产增效奠定了基础。

  (四)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量大幅提升

  运城市持续推进中药材生产区域布局,特有的地形、土壤、气候、环境孕育了道地晋药,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良好,主要种植品种有连翘、柴胡、黄芩、艾蒿、菊花、牡丹、半夏等。上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较快,播种面积49.1万亩,增长1.6%;产量7.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8万吨,增长11.6%。 

  药材面积产量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去年疫情结束居民对中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大家更加注重中药养生,中药材的需求量空前增大,药材价格整体上涨,部分药材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价格的大幅增长致使农户种植药材的积极性提高,普遍改种药材来提高收益。加之今年去冬入春以来,整体气温较好,使单产同比增长,导致产量呈增长趋势。

  (五)油料作物发展迅速,冬油菜籽面积产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市持续发力扶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为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培育了大量增长点,主要特色经济作物如油料得到较快发展。在政策扶持、适宜气候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2024年,冬油菜籽实现连续增产,面积7.2万亩,增长22.0%;产量达0.9万吨,增长24.8%。

  (六)农资市场货源充足,价格低于上年同期

  目前全市有农药企业23家,肥料企业100余家,种业企业60余家,全市农资企业在完全满足本市需求的基础上,还将大量供应周边省、市。据调查,全市拥有农资经营门店2600余家,已准备各类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20余万吨,完全能够满足全市需求。当前,尿素价格约2300元/吨,低于上年同期(2700元/吨)的14.8%;玉米种子价格约25元/公斤 (按亩播量2公斤计算,亩种子成本50元),低于上年同期(28元/公斤)的10.7%;大豆种子价格约15元/公斤(按每亩播量6公斤计算,亩种子成本约90元),低于上年同期(18元/公斤)的16.7%,农资价格总体低于上年同期。

  (七)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加快,规模化发展体系成型

  近年来,运城市围绕培优培强,稳步实施省、市两级农机示范社场户培育活动,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试点建设,谋划布局智慧农机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试点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各类新型农机化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289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合作社21个、家庭农场10个、农机大户10个,市级示范合作社36个、示范农场15个、示范大户17个。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主要内容,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数量与水平上都有较大发展。

  三、农产品价格波动趋“缓”

  上半年,全市主要农牧产品价格有涨有跌,主要表现在粮食作物、蔬菜价格下降,水果价格有涨有跌,生猪价格逐步回暖,其他畜禽价格保持稳定。

  (一)粮食作物价格下降明显

  上半年小麦收购价格在2.0-2.2元/斤 ,较上年有较大回落,下降一成左右。玉米收购价格在2.2元/公斤,下降8%左右。主要原因是上年国内粮食作物产量增长较快,加之粮食进口量加大,市场供应量大,致使粮食作物价格低迷,但粮食的生产成本却增长较快,直接拉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经济作物价格涨跌互现

  1.蔬菜价格有所回落。上半年,主要蔬菜品种的价格降幅明显,如西红柿均价4.6元/公斤,下降11.5%;黄瓜均价2.4元/公斤,下降25.0%;芦笋价格较为平稳,均价一直维持在12.0元/公斤左右;莲藕均价6.0元/公斤,下降10%左右,叶菜类价格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蔬菜价格整体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季节因素。随着气温升高,4至5月份正是蔬菜生长的好时节,气温适宜、雨水适中,蔬菜的生长周期缩短、生长速度加快,产量稳步增加,市场供应充足,从而降低了蔬菜的价格。二是市场因素。虽然蔬菜供应增加,但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居民对蔬菜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没有相应提升,进一步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蔬菜价格下降。三是成本因素。随着交通物流顺畅,蔬菜的运输及储存成本降低,运输费用下降,蔬菜价格随之走低。

  2.水果价格有升有降,整体呈下降趋势。上半年,水果主要品种以桃、杏、樱桃、西瓜为主,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杏均价4.0元/公斤,下降10%左右;桃均价3.2元/公斤,价格略高于上年同期;樱桃均价30元/公斤,比上年持平略降。水果价格整体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市场供应量增加。2023年全国苹果产量创历史新高,市场消化有限,运城本地红富士苹果外销减慢,价格大幅下降。二是受平台经济、网络直播等新销售模式影响,水果价格逐步透明化,各级批发商可赚的差价越来越少。三是从购销环节来看,外地调入的时令水果价格低于常年水平。随着夏季气温升高,本地及外地时令水果将大批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充足,水果价格仍会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也将进一步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单位面积产出和单位重量的成本,进一步推动水果价格下降。

  (三)主要畜禽价格整体开始回暖

  1.生猪价格略有上涨。今年以来,生猪价格逐步回暖,从一月份的14.2元/公斤,到二月份14.5元/公斤、三月份14.7元/公斤、四月份15.1元/公斤,涨到5月份15.7元/公斤和6月份15.8元/公斤,生猪价格逐步回暖,同比增长在7%左右。主要原因:一是当前生猪养殖进入补栏阶段,且近期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养殖户补栏意愿增强,拉动仔猪价格上涨;二是由于6月份正值端午小长假,市场上需求量增加,助推猪肉价格上涨。

  2.牛、羊出栏价格基本稳定。受生猪价格回暖的影响,牛、羊的出栏价格整体趋于稳定。上半年,活羊均价为28.0元/公斤,牛均价为34.0元/公斤,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鸡蛋价格下降明显。一季度,鸡蛋均价8.0元/公斤,下降15%;二季度均价8.4元/公斤,下降8%。上半年整体均价8.2元/公斤,下降10.8%。主要原因:一是2023年蛋价高位运行,养殖户补栏积极,蛋鸡存栏高,鸡蛋市场供应充足,尤其是春季气温逐步回升,蛋鸡的产蛋率提升,进一步影响供应;二是饲料价格下降。今年以来,饲料原料开启下跌模式,随着养殖成本降低,推动鸡蛋价格进一步下降。两方面因素共同拉低鸡蛋价格。

  四、农村经济活力更“好”

  (一)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5026个、家庭农场26030个。2023年全市通过省厅评定的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30家、示范家庭农场51家,盐湖区被评为全省家庭农场示范县。评定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5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4家,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共1377家(国家级110个、省级281个、市级342个、县级662)、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共783家(省级196个、市级218个、县级369个)。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印发《运城市“两山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开创了“两山经济”全省试点先河。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试点,在稷山县、新绛县开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珍粮合作社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带动服务面积约700万亩,小农户70万余户,实现了农业生产托管全覆盖,农业生产托管面积位于全省第一。

  三是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4%。万荣县庙前村获批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运城数字治理成果走上全国“耕耘者”振兴大会,河津市西磑村被授予5星级村庄称号;永济市栲栳镇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平陆县张店镇风口村等3村被评选为2023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永济栲栳镇、河津樊村镇、新绛三泉镇、夏县南大里乡4乡镇入选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盐湖龙居镇雷家坡村、永济虞乡镇坦朝村等40个村入选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二)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

  一是种粮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不断挤压。农民种粮收益高低决定了种粮意愿强烈与否,然而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种粮收入波动较大,农户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同时,种粮比较效益日趋下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在农民收入结构中的占比下降明显,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二是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建设步伐不快。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运城农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产业结构不优,特色产业集群较散,生产基地、区域板块、企业规模小,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等问题,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不充分,项目同质化较严重,大都处于低小散状态,形不成规模化效益。

  (三)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完善农产品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农民种粮致富离不开政策保底,充分发挥农产品价格、生产者补贴和农业保险三类措施共同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的作用。通过最低收购价对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保本收购,确保价格有保障、销售有兜底、种粮能回本。

  二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市场化步伐。要树立链条思维,延长产业链条,推深做实农业产业化。同时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改造提升传统品牌,做精产品,做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农业在推进产业化中提高收益,使农民在参与产业化中获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