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科技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5309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25 10:18

尊敬的孙道生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打造创新高地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力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建议

  近年来,我局把主体培育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更好发挥政府职能,引导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机制,构建“创新人才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91家,全省排名第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98家,全省排名第二。强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落实,五年来全市高企享受所得税减免约12.66亿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出台《运城市科技计划揭榜招标项目实施方案》,实施重点项目“揭榜挂帅”,积极推进“光储直柔分布式光伏高效消纳关键技术研究”“碳中和愿景下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消解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和“川藏铁路复杂环境用喷射混凝土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科技创新。实施科技金融专项,通过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等方式,两年来争取上级支持资金246万元,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营造科技金融赋能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的建议

  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集聚科技资源的重要抓手,推动平台体系“扩面提质”,增强产业发展底层支撑能力。2023年,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布局建设了运城盐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发挥盐池生态价值提供科技助力;聚焦我市在新型建材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需求,建成3家山西省中试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围绕粉末冶金、混凝土外加剂建设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果树苗木繁育、医药玻璃制造、外加剂高性能材料方面建设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聚焦提供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新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不断满足全市创新创业活力。

  三、关于“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的建议

  把人才引育作为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核心,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打造“科技副总+技术经理人+科技特派员+科研助理”多元化人才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聚焦“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和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瞄准企业用人需求“靶心”,面向全国引进一批一流科技人才和团队,先后从清华大学、东北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各类院校,引进10名知名学者、教授到我市各类企业担任“科技副总”,进一步填补企业在科研攻关、核心技术、经验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口,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动力。持续深化产研融合、校企合作,积极鼓励我市各类创新主体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目前,已推动山西高义钢铁、绿海农药、中州电气等部分企业和省内外各个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围绕绿色低碳、混凝土外加剂、新能源智联等领域,探索建立了15家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结合我市产业布局需要、企业发展实际、科技人才专业特长,选派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的6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赴全市边远贫困地区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活动30余次,培训指导2000余人次。联合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企业深挖岗位资源,精准有效开发岗位,吸纳科研助理103人。

  四、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完善人才链,努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

  (一)集聚科创资源要素,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聚焦重点产业部署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丰富平台载体,营造优良生态。一是优化完善平台布局。学习秦创原、晋创谷等先进工作理念,加快完善政务、金融、成果转化等配套服务设施,积极推动“晋创谷·运城”投入运营;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筹建外加剂高性能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通风装备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载体,争取新增省、市级平台10-20家。二是大力推动技术攻关。以“免热处理高强韧压铸铝合金”、“新一代电力机车牵引系统”2个省级重大专项为抓手,带动我市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抓好“煤炭行业甲烷排放卫星地面协同监测技术”,为煤炭清洁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持续实施省、市重点科技项目,力争取得技术突破20项。三是不断加强主体培育。聚焦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开发区等重点领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能,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10家。

  (二)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创新支撑产业升级行动

  依托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打通“技术攻关(技术引进)-中试熟化-成果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结合。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延链。发挥中试基地在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之间的桥梁作用,依托我市在镁合金、外加剂、先进装备制备、微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中试优势,为相关行业提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工程技术,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装备。二是围绕短板产业补链。通过中北大学运城研究院、运城碳中和产业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引进3D打印金属粉等中试生产线,带动我市相关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围绕新兴产业建链。聚焦培育壮大“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引导全市26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高运营效能,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人才引育留用,实施科创人才培育壮大行动

  以人才链为牵引,着力引进培育创新人才,让人才与我市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一是培育拔尖人才。将人才的培养、引进、流动、激励等各个环节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实施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专项,放大省市创新平台“磁吸效应”,在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中发现人才,建设领军型科技人才,山西省科技专家库入选不少于40人。二是扩大后备人才。实施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重点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将市级基础研究项目支持青年项目比例稳定在60%,新增科研助理50人以上,保持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种业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三是加强柔性引才。持续探索实施“科技副总”,积极为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广泛对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进10名高端人才来运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升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关于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负 责 人:李霖

  承 办 人:王娟平

  联系电话:0359-8711308

 

  运城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