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运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10 07:20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我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撷英

  改革,是关键一招,如弓满弦紧,一矢中的;改革,是动力之源,如风正帆举,百舸争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向最关键处发力,向最核心处突破。

  近年来,我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持续推出农业农村改革举措,扎实有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上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良好社会氛围加速形成;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实现“底清账明”;积极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延包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赋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更多“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良田”;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一个个改革项目扎实推进,一批批改革成果不断涌现,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生根,全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精准发力,为加快推动运城“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一幅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改革画卷在河东沃野跃然呈现。

“科技之光”闪耀河东沃野

  2023年9月,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落实。其间,参会代表观摩了我市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企业。我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的肯定和表扬,并获得各方好评。在此之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先后组团来我市考察学习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先进经验,交流发展思路。今年6月,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组织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班选择在我市举办。

  近年来,我市坚持整市梯次推动、优化项目管理、加强工作调度、实施通报考评、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落实,形成了“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的工作局面,在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中,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我市按照“聚焦重点、服务大局,明确导向、分块实施,过程管理、注重实绩”的原则,大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畜牧等主要产业,建设了34个科技示范基地。其中,打造了1个区域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4个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扶植了27个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了2269个示范主体;培训了385名基层农技人员;招聘了52名特聘农技员;发布了39项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在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的同时,起到了“建设一个示范园,辐射带动一大片”的示范推广作用。

  抓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农技推广队伍既是主力军,又是“破局人”。近年来,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整合全市农技、农机、畜牧、果业等部门的1877名农技人员组成专家团队,积极向市科技局争取9名科技特派员,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服务机制。农技人员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有效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了服务能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在市域内广泛开展外,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脚步还延伸到了市外。近年来,全市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全部选择在国内知名农业类院校开展。同时,经各县(市、区)推荐,我市还遴选了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了山西省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奠定良好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之翼”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越来越成为我市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注热点。

  2022年4月,全国首家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运城市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北京、运城两地成功举行。“运城市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是由中农融信(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事务中心共同建设运营的科技创新项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以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农户发展为切入点,全面激活农村资产价值,让资产更加便于流转、交易、评估、抵质押、招商,以达到助推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为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市委、市政府于2021年12月围绕运城市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2022年2月,《运城市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五年行动方案》出台,明确提出要畅通乡村融资渠道,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建立运城市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市委编办也十分支持平台建设,特意在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事务中心下设农村金融服务站,用以做好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同时,我市金融监管部门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构建“互联网+政府+金融+信用”的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对接、主动融入、精准服务,依托平台实现了盘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的。目前,全市215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总收入达10.58亿元,同比增长6.5%,成效明显。其中,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村有4个,收入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村有9个,收入在1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村有136个。

  近年来,随着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快完善,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2023年,我市举办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暨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业务专题培训班,对1050个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开展培训;积极对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数字服务中心,确保运城市农村宅基地数据安全、准确、顺利上传至平台。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217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48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594个家庭农场、89万农户土地及宅基地等数据全部接入该平台。该平台还为各类经营主体累计授信1522笔2.02亿元,放款1402笔1.61亿元,为各类涉农主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市将做好“后半篇文章”,着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促进各类农村产权适度放活,让各类农村资源资产在市场机制配置下实现应有价值,把保护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释放改革效能。

制度之变“唤醒”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23年,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土地承包二轮延包试点扎实开展,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指导绛县横水镇居太村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目前全国试点横水镇居太村已全面完成延包工作,共签订延包合同312份,地块707块,面积1725.03亩。同时,组织省级试点绛县郝庄乡南庄村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规范化水平提升,平陆县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省级试点工作任务。全市闲置宅基地底数基本摸清,印发《运城市“两山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农村闲置宅基地41146户,面积20769.519亩,闲置农房面积8238.959亩。

  为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市将不断统筹推进“三块地”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加大各类集体资源资产激活力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科学有效组织开展绛县郝庄乡南庄村第二批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积极开展“两山经济”试点工作,发展乡村产业,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更好保障和实现农户承包经营权益。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的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构建产业联合体,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在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服务之本“托”起增收希望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农村社会化服务最关键的一个方面,不仅服务了小农户,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还将农业生产与龙头企业对接起来,加速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托管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加快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指导稷山县、新绛县做好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其中,新绛县珍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扩面提质增效,完成2022年度项目任务面积35万亩,开展2023年度项目任务面积80.74万亩,带动服务小农户70万余户,面积约700万亩,实现了农业生产托管全覆盖,农业生产托管面积位列全省第一。

  农业生产托管始终把小农户作为支持的主要对象,始终把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作为托管服务的关键,引导小农户通过托管实现规模化生产,使小农户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下一步,我市将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支持各类服务主体联合融合发展,特别是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的有效方式,实现集体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方共赢;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标准建设、服务价格指导、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合同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托管规范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光辉的业绩,在改革创新中谱写;时代的华章,在砥砺奋进中奏响。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一如既往地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健全激励机制,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稳慎推进、善作善成,确保改一项成一项,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动能。(董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