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淮占科委员:
您好,您与王岚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瞄准科技前沿项目塑造发展新动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体系、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引育科创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规划引领,以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牵头编制了《运城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战略规划》《运城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两个专项规划,全面分析当前科技创新发展态势,瞄准科技前沿,描绘创新生态建设未来发展蓝图,为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整体谋划和布局。二是规范管理,结合我市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需要,出台《运城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运城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创新平台政策文件,加强运城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国家、省、市三级创新平台体系,发挥平台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支撑作用;修订完善《运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运城市科研项目经费和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办法》,有序推进由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示范、成果转化构成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三是政策激励,《运城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从主体培育、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重要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奖励支持,用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以企业培育质量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加速、科技创新政策奖励三大工程为抓手,构建“创业团队-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企业培育链。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让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科技创新,2022年底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4家,同比增长27%,工业总产值达到1106.2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8%。2023年注重倾心培育,精准对接辅导,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积极向省厅推荐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企队伍。二是持续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大力推动双创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覆盖率达到58.3%,全市25家双创孵化基地充分发挥设施共享、成果转化、产业赋能、人才培育等功能,累计孵化服务企业突破4000家。其中,盐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毕业企业已达21家,成为我市培养科技企业、带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三是落实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坚持对上争取,对下指导,省市县“三级联动”实现同频共振,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约2.35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109万元,大禹生物等86家企业获得省科技厅奖补资金555万元。推荐省科技金融专项26项,引导金融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三)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加强顶层设计,主动靠前谋划,在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平台10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3个,市级55个),初步建立起集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应用等一体化的创新平台体系。一是争创“国家队”。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集聚科技资源的重要抓手,推动铝合金新材料省技术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集成与节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运行条件良好、创新实力突出的省级平台升级为国字号,争取在技术研发领域实现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二是扩大“山西队”。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领导者作用,加强规划与创新资源统筹配置,向省厅推荐申报山西省中试基地、山西省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创新平台,持续壮大平台队伍,加强动态管理,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平台运营效能。三是建强“运城队”。积极谋划布局,市县两级合力推进,申报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强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动态管理,对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状况进行定期评估,优化平台运营管理。
(四)持续推进科技项目,助力关键技术攻关
坚持把重大科技项目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主要抓手,着力形成新工艺,培育新产品,打造新产业。一是重需求,把握科技创新机遇。面向全市重点龙头企业,聚焦十条重点产业链和六个特色专业镇,征集重点研发、科技金融等各类项目需求70项,有效贯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全过程,其中,围绕万荣外加剂产业的“聚羧酸类减水剂和液体速凝剂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实践”项目已列为市级重大专项。二是抓管理,提高技术攻关实效。积极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民用雷达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主件研发”入选山西省重大专项,将由太原理工大学联合哈工大、中国电科38所开展技术攻关;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创制的第二代F型小麦不育系顺利完成,目前正开展小麦新品种扩大繁育工作;“光储直柔分布式光伏高效消纳关键技术研究”等8个市级“揭榜挂帅”项目按照预期进展稳步推进。加强项目管理,组织开展2023年市级工业科技项目常态化申报和项目(89个)结题验收。三是强动能,依托项目引领创新。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我市“合汽生材”新兴产业技术瓶颈,引导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科技创新,推荐申报“压铸用超薄壁部件高强高导热镁合金项目”等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6项,组织全市57家企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比赛,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持续提升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五)引进培育科创人才,构建人才集聚优势
实施高端人才团队集聚工程。实施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74人入选山西省科技专家库,“嗜盐微生物资源利用”团队入选“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充分发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集聚人才的作用,为创新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目前市级科技人才库已收录1359人,同时收录我市高新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234人。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思路,重点强化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和乡村振兴科技人才“两支队伍”建设。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立运城技术经理人协会,着力打造一支既懂前沿技术又懂孵化服务的转移转化人才队伍,目前已培养技术经理人651名,推进高水平科技成果和我市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在实现科技助农兴农方面——累计选派省、市两级科技特派员280名,服务乡镇、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444个,带动农户4718户,引进新品种74个,推广新技术72项,培训农民10951人次。
(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研发投入提升行动,近三年财政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共计10796.035万元,其中,市级科技项目支持2555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充分发挥运城科技大市场聚集科技创新服务要素、协同持牌金融机构资源、统筹科技型企业的平台作用,促成中国建设银行山西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山西分行等金融机构为山西关圣铝业、运城市盐湖区运来金属镁等企业贷款服务2000余万元。积极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通过摸底调研了解域内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组织企业申报山西省科技金融专项,为我市24家科技型企业争取到省级科技金融专项扶持资金共147.1万元。组织召开了“科技金融助力运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促成中国银行运城分行与永济市神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签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6100万元,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持续提升。
(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良好创新环境
一是以市校合作带动技术升级。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对外科技合作,探索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186家,建立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123个,达成项目合作123项(次),建成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9个,其中2022年,我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新签约成果转化项目达60个,全省排名第二,当年投入启动资金2200余万元。二是快速推进成果转化“高速路网”。坚持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和中北大学运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双轮驱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速路网”。西交大运城分中心持续深化企业进高校、专家进企业“双进”活动,促成我市企业与西安、武汉等地高校达成合作16项,签约金额共计1231万元。中北研究院同我市24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设3D打印金属粉中试线,围绕高品质增材制造金属粉开展技术转化研究,有力带动我市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三是以平台建设夯实创新根基。做好科技创新资源统筹服务,依托运城科技大市场开展科技交流、项目对接、培训活动等各类科技服务104次,挖掘登记技术合同72份,实现技术合同交易6.1亿元,带动成果转移转化。区县业务协同不断深化,科技大市场芮城分中心成功建成,盐湖、永济、万荣3家分中心建设积极推进。
下一步,科技局将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政策引领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时刻关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区块链、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着力推动我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的新工业革命,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技术研发,重点围绕信创产业链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4大领域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力争“十四五”末,形成以鲲鹏、飞腾为主的CPU整机技术路线,围绕统信、麒麟等以欧拉为内核的操作系统打造统一的信创软件应用生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运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科技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运城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