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游山西运城 读华夏历史
盐池上的那条跨湖大道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张莉 发布时间:2021-11-09 09:47

  河东盐池,宋朝叫解池(一直沿用到1967年),后来叫盐池,1985年才开始叫盐湖,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曾经是闻名全国的化工基地之一。

  早在5000年前,“河东盐池”一带就是蚩尤的根祖地,他率领九黎部落联盟,生活在这里。

  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谁控制了盐池就等于控制了其他部落的生存命脉。因此,争夺盐池就成了部落之间的必然之战。

  为了争夺盐池,相传黄帝、炎帝和蚩尤打了72次战争,最终蚩尤战败,被生擒活捉,身首分离,埋葬在刘范村的“蚩尤冢”内。其部族也四处逃散,甚至逃到很远的云南、贵州等地的高山中生活。

  胜利者黄帝和炎帝也像蚩尤部落一样在盐池捞盐,并将盐发往各地。到了汉代,盐池产的盐已远销豫、鲁、冀、甘、陕等地。

  由于晒盐需要,盐池中建有许多小池,池与池之间有许多酷似田埂的窄路。虽池埂如织,但在运城与池南之间却没有一条直通的大道。

  近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盐化二厂以南,渐渐出现了一条将池间小路串连一起的羊肠小道,虽然这条小道又潮又弯、凹凸不平,但总算将运城和池南沟通了。从此,两岸人民相互往来方便了许多,再也不需要取道几十里以外的解州或东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岸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多,山货需要进域,农资需要下乡,“一路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就成了盐池两岸人民日思夜想的愿望。

  终于有一天,时任地委副书记王国英过问这事了。

  那是上世纪70年代,王国英一上任,就带领运城人民干了两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一是组织地县两级干部凭着人挑车运,开展义务劳动,在池神庙南和柏口窑之间填湖造路,修成了一条运城至柏口窑的沙石大道,圆了盐湖两岸人民的千年“路梦”;二是历时两个多月,在池南打了数眼深井,并沿跨湖大道埋设管道,在盐化三厂附近建提水站等,将池南的“贡水”引入运城,力求改变供水质量。

  后来,为满足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政府又将通往池南的跨湖大道的沙石路面铺设成了柏油马路。

  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路,政府才在中条山上建成了“凤凰谷森林公园”,南风集团才在柏油马路东开建了“中国死海·运城盐湖景区”,关公故里常平村南的关公影视城也落成了,方便群众的21路公交车之后也开通了……

  2000年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从打造旅游大市出发,对这条路进行了拓宽改造,铺设了“运城市区—中国死海—常平关帝家庙—解州关帝庙”的旅游大道,池南农民工从中受益成了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其时,我的孩子也在池南西姚村办了一个小工厂,我也就成了穿行在跨湖大道上的常客,来来去去,去去回回,看不够的银波万顷,望不尽的浩渺水池,芦苇湿地环绕,水禽候鸟族聚,微风起兮,湖水涟漪,天光山色,美不胜收……

  2006年秋冬,市委、市政府又投资维修了跨湖大道。说是维修,其实是重铺。

  2009年是我市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的一年,但市委、市政府仍不惜重金新建和扩建了跨湖大道,既削减了两头坡势,又大幅度加宽了路面。当时,我们站在跨湖大道北端向南眺望,只见50米宽的大道笔直地伸向远方,两行风力兼太阳能的路灯电杆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望不到尽头,两条绿化带、四行绿化树木犹如少女颈上的彩色丝带,一下子把百里盐湖装扮得大气、洋气起来。

  后来,市委、市政府又根据旅游发展的要求,更换了跨湖大道的路灯式样,改变了绿化布局,建成了死海对面的“宽阔广场”等,让人们有了一种新的感觉,特别是在夜晚,风力兼太阳能路灯或后来更换的宫灯式路灯犹如天上银河中的群星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三五成群的人们,在灯光之下,或漫步在人行道上,或笑谈于绿树之间,阵阵凉风袭来,直沁人们心田,让人们流连忘返,也让行走在跨湖大道的人们洒脱了许多,自豪了许多……

  2021年5月,我市又在中禁门的原址上,新建了中禁门,中禁门的城墙里又开辟了“河东池盐博物馆”,为繁荣运城池盐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也为跨湖大道的起始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跨湖大道的从无到有,从窄到宽,从差到优,从简到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届运城市委、市政府、南风集团历任领导和运城市文旅局“执政为民,情系于民,处处为民”的民生理念,力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河东大地……(王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