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赵迪 发表时间:2021-03-30 08:22

  老旧小区容光焕发,由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转变为宜居温馨的家园;主动减速、停车礼让行人的机动车越来越多,小小的斑马线,成了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舞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宛如一张铺开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如今,河东大地,和谐之风拂动,文明之花绽放,处处洋溢着文明的芬芳。这是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风中,描绘出的一幅幅和谐生动的美丽画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重要起步年,做好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强化思想引领  厚植文明根基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呼唤新作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文明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2021年,我市将始终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通过理论宣讲、专题培训、集中学习、文艺创作、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宣讲向基层延伸,在继续发挥好2000名基层理论宣讲员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扩充宣讲力量,组织各系统各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理论宣讲骨干等,组建乡村振兴宣讲团、思政教育宣讲团、劳模工匠宣讲团等具有示范性、专业性、直通基层、贴近百姓的大宣讲队伍,形成上下联动、整体贯通、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基层百姓讲故事的“大宣讲”格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021年,我市将持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推进“双百”示范点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充分运用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广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好家教”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和各行各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大、中、小学校各学科教育中,使传授知识过程成为道德教化过程。依托公共文化设施,组织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传播载体手段创新,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平台,建强网上道德教育阵地。用好户外媒介,营造明德守礼的浓厚氛围。加强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违反社会道德、背离公序良俗的言行和现象,及时进行批评、驳斥。

  创造美好环境  提升城市品质

  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丁小强在市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要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升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盘活整合资源,为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载体条件。

  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要牢固树立创建永远在路上的意识观念,主动拉高标杆、自我加压,清醒认识与其他全国标杆城市的差距,清楚看到目前还需改进提升的短板不足,主动克服懈怠心理,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工作。2021年,我市将正视差距,坚定信心,坚持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建立创建文明城市重点难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主体,逐项“销号”落实,扎实推进实施公共环境、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秩序、社会文化环境、宣传氛围、帮建共创六大方面32项具体工作,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深入化、实效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城市道路、绿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便捷的公共服务。强力推进城市治理改造,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高标准整治城市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彻底解决集贸市场“脏乱差”;加快实施市区停车场规划建设,缓解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大力普及市民文明素质养成,抓好《运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全面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严查重处诚信领域突出问题,狠抓城市交通秩序规范,不断提升城市文明风尚。同时,压实各级党政一把手对本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负总责的主体责任,实施区域精神文明指数常态化测评,统筹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运城答卷”。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文明是农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是美丽乡村的羽翼,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2021年,我市将大力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移风易俗,淳化乡风民俗,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新乡贤理事会的作用,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部门联动,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督促推动作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培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新风尚,破解因婚致贫、因丧致贫、支出型贫困等问题。全市“十四五”时期县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到60%和75%。

  春潮涌动处  扬帆奋进时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创建的过程,是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过程。2021年,我市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按照《运城市深化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措施》《运城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评估细则》,着力在总结推广经验、明确工作路径、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造文明实践精品范例、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速度和向街道社区延伸进度,力争年内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全覆盖。重点建设若干个文明实践精品示范典型范例,打造文明实践“第一方阵”。依托乡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乡村文化阵地,推动《运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专项规划》各项部署贯彻落实,打造文明实践全面融入乡村治理、社区治理的工作样板。

  树牢“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强化软硬件建设,不断丰富内容载体,增强创建工作的活力和内涵。2021年,我市将广泛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系列活动,组织举办“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庆祝建党100周年”首届曲艺大赛、《闪闪的红星》舞蹈展演、“楹联颂党恩”楹联文化节目汇演、“走过百年”党的歌曲演唱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戏曲惠民、电影惠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聚焦助推运城高质量转型发展这一总目标,坚持融入市委中心工作,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五方面提出的17项具体任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突破,全面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以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运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丰润的道德滋养,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记者 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