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运城要闻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的“绛县答卷”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杨晶茗 发表时间:2020-07-07 09:02

  在农村,老百姓看谁家光景,一般都是看家底。谁家的家底薄厚,总能成为村民的话题。今年以来,在绛县农村,村集体的“家底”成了老百姓的关注焦点和热议话题。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许多村民清楚了村集体的底子是个啥情况,广大村干部也是清清白白、一身轻松。全县农村呈现出一片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氛围。

  “让农村资金、资产、资源债权明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让村集体和村干部轻装上阵,一心一意谋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工作真正厘清守住盘活了村集体的‘家底’。”绛县县委书记王宏伟说。

  自上而下、精准摸排

  在“真”整治上下功夫

  今年5月,市委站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的高度,作出了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绛县紧抓这一有利机遇,把“三资”集中清理整治作为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破题的关键,高位推动、细致谋划,抓住重点、精准施策,不断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三级书记打头阵,县镇专班当尖兵,村级班子“自我革命”,彻底解决村级“三资”管理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用实绩做出满意答卷。

  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绛县第一时间制订细化了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10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动员部署会。截至6月21日,各镇村摸底排查工作已基本结束,累计排查各类突出问题84类231个。

  包乡镇县领导带头摸排。清理整治工作伊始,王宏伟就亲自带队,先后到卫庄镇里册峪村、陈村镇东荆下村等地,与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各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现状。与此同时,包联乡镇的10名县级领导也陆续深入重点难点村,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既查找共性问题,也摸排个性问题,通过解剖麻雀、以点带面,全面了解掌握整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镇村工作组逐村摸排。镇村两级按照“干部率先查、党员带头查、群众发动查”的顺序,通过查阅、盘点、面询等方法,逐村逐组逐户过筛,全面收集整理村(组)集体各类承包合同、农村机动地情况和各项债权债务。例如,南樊镇郑柴村、中堡村干部分组分片挨家挨户核实机动地承包合同地块、面积、四至等;郝庄乡牛庄村由居民组长分片负责,村委会委员包项,做到分户到组、分项到人,全面开展摸底排查。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更好地推动工作,绛县还从纪检、组织、宣传、政法、农经等5个部门系统,抽调了25名骨干力量,组建了5个县级督导组,制定了督导组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每个督导组包联两个乡镇,全脱产、常态化对各镇村清理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自下而上、科学研判

  在“细”整治上定举措

  对摸排出的各类问题,绛县各级干部不回避矛盾、不推诿扯皮,而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村级到乡镇、到县级逐级对问题进行核实认定。

  村级初审自认问题。由各乡镇农经部门指导各村,对排查出的各类合同和债权债务问题进行初审,形成审查认定建议书。对书面合同做到“六审”,即审主体权限、审合同程序、审合同内容、审合同期限、审合同执行、审合同标的;对口头合同按书面合同的要求进行审核,对已执行完毕的口头合同做好详细记录,对未执行完毕的口头合同补签书面合同;对债权债务做到“三审”,即审主体、审内容、审原因。通过村级初审,让各村自我加压、自认问题,进一步激发村干部清理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乡镇复核认定问题。初审完成后,由县农经服务中心指导各乡镇对各村集体“三资”审查认定建议书进行复核,分类提出无效合同、待规范合同、违约合同及无效债权债务、待规范债权债务等具体认定意见和整改措施,并在各村村务公开栏分类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经公布,村民无异议的,由村民代表大会审核并签字认定,为全面进行整治打牢工作基础。     (下转第三版)

  县级督查核实问题。5个督导组每周深入各镇村,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核实,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将督导发现的问题、镇村干部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及时反馈。

  上下联动、凝心聚力

  在“实”整治上出重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发展。开展农村‘三资’集中清理整治,就是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在一次“三资”集中清理整治专题汇报会上,王宏伟对该县各级干部如是强调。

  “三资”清理专业性强,为了保障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绛县采取有力措施,组建专业工作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成立专业分析研判组和专项清缴工作组。专业分析研判组由县农经服务中心业务骨干组成,负责政策法规指导和咨询,对各阶段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专项清缴工作组,由县纪检、政法、自然资源、林业、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业务骨干,及外聘农村财务专业人员和专业律师组成。

  同时,对摸排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需县级协调的32类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全面实施清缴工作。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整治。据了解,绛县把集中整治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各类合同,由乡镇和村对能规范的合同及时规范,由县农经部门分类制定指导性意见,为下一步各类不规范合同的整改提供基本依据。二是清理债权债务,充分发挥农村理财小组和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说话,对农村的债权债务进行实实在在的清理。三是规范财务管理,按照现有的农村财务管理各项制度规定进行规范,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将组级财务统一收回各村管理,实现组财村统。

  在工作中,抓两头带中间,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该县按照村党组织建设、集体“三资”管理、信访矛盾等情况,对全县133个行政村进行了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划分。一类村评定标准为党建引领作用强、集体“三资”家底清、各项制度执行较好、村内和谐稳定,次之为二类村,对信访矛盾突出、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村划为三类村进行重点整治。整治过程中,明确要求各乡镇注意发现挖掘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总结推广、相互学习借鉴。同时,要求纪检监察、政法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严肃处理、严厉打击。

  澄清家底、消除糊涂账

  扭住村级增收的“牛鼻子”

  “大交村清理各类合同总数77笔。其中,村委会27笔,包括经营性资产类4笔,资源类23笔;居民组50笔,包括一组5笔,二组6笔……”这是记者在绛县大交镇大交村清理各类合同明细表上看到的一组数据。

  大交村党委书记王来发告诉记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焦点。大交村从今年“三资”清理进行以来,先后召开了5次会议,村“两委”一班人逐家逐户上门宣传,让村民知晓、知情。目前,集体“三资”清理已经基本完成,查清资产,认定确权,登记产权,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的底子,建立一套“三资”管理台账,向群众公示,让群众清楚明白,并接受群众监督。村里底子清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给村里的工作也带来了方便。下一步,将积极利用管理好村集体“三资”,为群众多服务,给村民带来实惠。

  卫庄镇下村是一个有846人的村子,在这次“三资”清理中,村民也清楚了自家的“家底”。

  村民代表郝全科告诉记者,原来村里有多少资产群众不关心,也不清楚。通过这次农村“三资”清理,大家知道村集体有多少地,有几眼机井。底子清了,村里的账就清了,大家也不会再说三道四了,村干部也不会受委屈了。

  村党支部书记郝文胜说,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动员会后,村“两委”就积极行动,动员、宣传、发动,对村里的“三资”进行“翻底”“晒底”,让群众明白。对于以前的村集体资源、资产的合同进行重新审核,合理的继续,不合理的整改。村里的债务问题是最头疼的问题,目前村里还欠着一部分债务。但不管怎样,既然清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化解,保障稳定,让群众满意。

  “这次村级‘三资’清理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的底子清了,村集体的土地资源、资产就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下一步规划发展就有了动力资源。村集体收入增加,就能给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二是村‘两委’和村民的矛盾化解了,没有了‘疙瘩’,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村干部负担减轻了,可以轻装上阵,农村发展后劲十足。可以说,农村‘三资’清理真正扭住了村级增收的‘牛鼻子’。”卫庄镇党委书记费临生说。

  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县133个行政村共核实农村集体总资产74329万元,增加集体资产55063万元;共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2136份,其中不规范合同6583份,目前已规范完善3262份;通过合同清理整治,挽回集体经济收入216.5万元。

  “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治,既可以堵塞农村‘三资’管理漏洞,起到‘节流’作用,又可以充分挖掘农村集体存量资产、资源的增值潜力,发挥‘开源’作用,对增加农村集体积累、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推进农村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王宏伟说。

  铅华褪尽显本色,大浪淘沙始见金。时下,绛县各级党员干部正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时不我待的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清理整治这道“必答题”,厘清守住盘活绛县广大农村集体的“家底”,为该县农村各项事业破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储备源动力、提供硬保障!(记者 李宏伟)